孟世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政委,少将。自幼习书,四十余年不辍。先后临习过魏碑、汉隶、二王、米芾、欧、颜等碑帖。特别是对颜楷和颜《祭侄文稿》曾作过潜心研究,深得其精髓要义。
《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书画名家报》、《北京晚报》、《艺术与研究》、《中华名流》、《西部艺术》等数十家报刊杂志曾多次发表孟世强同志的书法作品,并对其作了专题报道。青海、西安等数家电视台为其做过电视专辑报道。曾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级大展赛中参展并获奖。2006年8月在青海省博物馆举办孟世强书法展,并举办了“孟世强书画艺术研讨会”。2007年7月在广州暨南大学博物馆举办了孟世强书法展。2001年青海省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孟世强书画集》,2008年1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与当代书画杂志总社联合为其出版发行了第二本书法集《当代著名书法家孟世强》,2010年1月由荣宝斋出版社为其出版发行了第三本专辑《孟世强书法艺术鉴赏》。其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国防大学、韩国国家美术馆、日本、港澳地区等国内外数十家美术馆和单位收藏。
孟世强同志原系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北京名士诗书画院常务理事、理事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美术书法院艺委会委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伟人书画院青海分院院长。2005年被青海省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8年1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聘为该校文化大讲堂特聘教授。
由于年事已高、眼疾愈重,近年来我已极少为书法家作品集作序。孟世强与我缘份较深,人品艺品俱佳,又因昔日是书友,如今是同事,所以不负所托,欣然执笔。
我2001年便与孟世强相识,那时他刚至不惑之年,便已是青海省书协的主席。适逢他要出版书法集,托人捎给我看,认真观赏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书法,以颜体为根基,宽博雄强,功底深厚,让人眼前一亮。由于对其艺术的感染,我当时为他题写了“翰逸神飞”的条幅,以表达我的赞誉之情。之后在全国书法大展上,在中国书协组织的活动中,我便会经常留意到他的作品,发现他的身影。
2008年解放军书法院成立,我任院长,孟世强是艺委会委员,每年年会时我们都会相聚相谈,也越来越熟稔起来。或许是机缘巧合,2013年孟世强调到军事博物馆任政委,成为我的同事。到任后,我们多次交流,承蒙他之尊重,愿意拜我为师,以精进书艺。工作闲暇之余,他时常拿着作品来我的创作室“请教”,这种对书法的追根溯源、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
孟世强为人谦和、热情,不仅有正直刚强、光明磊落的品格,也有悲天悯人、济世助人的情怀。他尊崇先人品后艺品的准则,不论是朋友、同事、书画界同仁,提起孟世强的为人无不赞赏有加。孟世强八岁便秉承父训习书,一生对书法艺术痴迷执着,乐此不疲。四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从空军,调武警,进军博,先后任师、军职领导干部。无论走到哪里,工作多忙,他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学习。
特别是他曾扎根大西北29年,部队所在地绝大多数都是在两三千米人迹罕至的高原。在无尽的寂寞和孤独中,他都是以笔墨为友,以苦为乐,他甚至把练习书法作为锻炼身体的途径,在不断的提气、换气、运气、呼气的吐纳之中,实现内外兼修。这种对待书法的真诚态度值得称道。
孟世强的书法从临习唐楷入手,对“颜体”更是厚爱有加,也是用心最专,用功最勤。他先后精临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行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无以计数。
对颜真卿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曾作过深入而刻苦的研习,深得其精髓要义,其临写可达乱真的境界。经过几十年的心追手摩,孟世强的书法便自然有了颜体的气韵法度,端正劲美,气势雄厚。近年来,孟世强又将章草及平复贴的笔法揉进书法创作之中,使其作品中更有了疏朗有致、厚重稳健、流动飘逸、大气如虹之风貌,个性风格更趋于成熟。
孟世强深知从艺者“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除苦学颜体精典外,他还注重从历代先贤的书法精品中汲取营养,先后临习过魏碑、汉隶、二王、米芾、欧阳询和赵孟頫等碑帖多年。孟世强学习传统,不是简单模拟,只求形似;也不是专注于一字一派,而是努力做到在立于传统的基础上,从分析思考中博采,在取长补短中练艺。此外,他也很善于向同时代的前辈、同辈书家学习,在丰富、博大的艺术百花园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痴迷成大器,苦难铸辉煌。四十余年的翰墨苦功、厚重博大的黄土高原滋养、浩瀚雄浑的青藏高原锤炼和将军的情怀和胸襟,成就了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的凤凰涅槃。孟世强集结成册的这些以楷书和行草为主的作品,是他近期之力作,已达成熟老辣之境界。楷书作品中既有蝇头小楷,又有巨幅大楷。
小楷点画精到、古雅俊秀、精致自然,既有唐人之法度,又见魏晋之风韵;大楷笔力遒劲、稳重厚实、气势如虹,既有沉雄峻逸之势,又有浑穆古拙之风。行草书已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总体特点是笔法老道、用墨精湛、形神兼备、气韵贯通、气度不凡。在用笔上,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李铎/文)